虚假的韩隆盛世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的炎炎夏日,英国首次派遣的访华使团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对于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英国人怀揣着无尽的好奇与憧憬。他们深信,中国正如马可波罗游记所描绘的那般,遍地是黄金,人人身着华美的绫罗绸缎。
然而,当他们的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眼前所见的景象却令他们触目惊心。贫困和萧条几乎无处不在,清王朝为了招待他们,召集了大量百姓来到使团的船上,负责为英国人服务,从端茶倒水到扫地做饭,样样都得做。英国人注意到,这些百姓个个都是面黄肌瘦,身形消瘦。
他们发现,在普通的中国人中间,几乎难以找到像英国公民那样拥有啤酒肚的满足或是英国农夫脸上洋溢的喜悦。这些百姓对于英国人施舍的残羹剩饭,总是感激涕零;而对于英国人用过的茶叶,他们更是如获至宝,争相抢夺,只为能煮上一壶热水来喝。
乾隆皇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他统治下的中国被誉为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之一。然而,这样一个五千年文化孕育出的盛世,在英国人眼中却显得如此黯淡无光,这不禁令人深思。
而在18世纪工业革命的前夜,英国汉普郡农场的普通雇工,他们的日常饮食却是如此的丰富。早餐有牛奶、面包和咸猪肉;午餐则是面包、奶酪、啤酒、腌肉和各种蔬菜;晚餐依旧有面包和奶酪,到了周日,还能享用新鲜的猪肉。
那么,乾隆年间的中国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主要食物一直都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等营养食品都极为匮乏。在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甚至需要采摘野菜来充饥。乾隆年间,关于百姓吃糠咽菜的记载屡见不鲜。
乾隆盛世的贫困,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匮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精神的压抑和束缚上。当使团抵达浙江沿海,因不熟悉航线而请求当地总兵协助寻找领航员时,总兵的做法令英国人瞠目结舌。他派出士兵,强行将所有曾从海路前往天津的百姓找来,这些百姓跪在地上,双膝颤抖,哀求之声此起彼伏,但总兵却无动于衷,只是冷漠地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准备好。
这一幕对于英国人来说简直如同噩梦一般,因为在他们的欧洲文化中,这样的场景是无法想象的。然而,这仅仅是英国人一连串吃惊的开始,接下来他们还看到了更多令人震惊的事情。
当船只在内河航行时,英国人目睹了官员们强迫大批百姓拉纤的惨状。这些百姓辛苦一天只能得到微薄的工资,而且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因此很多人拉到一半就选择连夜逃跑。为了找到替手,官员们甚至派兵丁到附近的村庄去抓人,强行将村民从床上拉起加入民夫队。兵丁们对待那些试图逃跑或以年老体弱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毫不留情,鞭打之事几乎夜夜发生。这些百姓总是被兵丁或小官吏的随从严密监视着,稍有懈怠便会遭到无情的鞭打,仿佛他们只是一群被驱使的马匹。
原来,这就是乾隆盛世背后的真相,一个建立在强权和压迫之上的秩序。